三产
 
 
当前位置:
首页>服务业管理>调研分析
关于建立多元化“引人聚才”机制夯实我市服务业发展基础的思考与建议
发布时间 : 2017-11-15   来源:    

服务业的基础是人的集聚和流动,“引人聚才”是推进服务业发展最直接、最基础的途径。海宁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引人聚才”文章,让更多的人集聚在海宁,加快推动服务业发展,是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海宁目前发展服务业“引人聚才”方面的现状和问题

一是消费人口结构有待优化。人是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源动力,其集聚类型会形成相关产业的比较优势,而人的结构也将影响服务业的集聚状况。目前,80后、90后甚至00后已成为消费主力,他们愿意为时尚、个性化体验和服务“买单”。但根据2016年底的户籍人口调查情况,我市18-34岁的人口数仅占总量的20.6%,低于35-59岁占比19.3个百分点,低于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4.6个百分点。同时,本地老人占人口总量比重虽超过了25%,但消费观念与大城市相比仍有差距,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也较为热衷市外旅游消费,对本市的消费贡献值不高。

二是“引人”政策主要以招引“高精尖”人群为主。我市历来重视依托引进高素质人才打造产业高地,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特别是今年出台的《关于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市建设人才集聚新高地的若干意见》,所包含的6个方面30条举措更是力度空前。但这些政策主要是以引进顶尖、高端团队、高精尖领军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为主,目前全市人才招引的政策规划体系中还缺乏对其他类型人才引进的通盘考虑。因此在引进“高精尖”人才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强链补链和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的同时,要加快在其他层次结构上“引人、聚人”。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需引进有科技服务、教育培训、检验检测等专业技术资质的“专人”,发展商贸性服务业需引入从大城市外溢、有消费能力的“客人”,发展游乐性服务业需引进旅居、候鸟等不同类型的“游人”。

三是面临大城市虹吸挑战。目前,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战略已从原有的县域经济向以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为核心的都市圈经济转变。而海宁在地理空间上位于杭州和上海两大都市的中线,随着杭海城际铁路的开工建设和嘉兴全面实施接轨上海,为我市融入上海、杭州等大都市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但这些城市已在高端消费、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科技服务及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领域形成洼地,对从业和消费两大群体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未来海宁服务业在引人方面将面临着两大都市高端要素虹吸的挑战。

二、依托“引人聚才”加快推动服务业发展的有关建议

当前,各地的招才引智政策主要以招引高素质人才为主,建议进一步明确我市引人的“多元化”原则。一是与周边县市的引人政策形成错位竞争优势,不止局限于高精尖的高科技人才,要多层次引进各年龄段、各知识层次的人;二是要结合产业及区位特点,建立完善多元化引人模式,即以富足为导向招引“商人”和“能人”、以健康为导向招引“主人”和“客人”,以快乐为导向招引“游人”和“达人”。

一是围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重点招引 “商人”和“能人”。 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因城市规划等因素中小服装企业有外迁需求,积极招引定位中高端,有设计能力、品牌影响力和较为丰富销售渠道的时尚服装企业。并加快配套引进服务于皮革、家纺等产业集群提升时尚附加值的研发设计、人力资源、检验检测、展示、销售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同时,注重多元化,加快引进、培育一批掌握现代经营管理知识、适应我市产业提升发展的职业化、现代化、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抓住大力发展时尚产业的有利时机,积极招引“商人”。

另一方面,打破以往看学历、看职称的局限,加快招引具备“工匠精神”,能胜任信息技术、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工作的“能人”。如组织专业“能人”供需对接推介会,鼓励马桥街道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与省内外中、高职院校“联姻”,开展“订单式”培训,探索“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推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各类专业“能人”培训。此外,要鼓励校企合作育人,利用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长安校区、海宁技师学院、海职高等院校建立专业“能人”实训基地,培养与产业转型发展相适应的高级“能人”。

二是围绕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重点招引“主人”和“客人”。海宁市东接上海西连杭州,地处长三角的中心区域,已纳入几个大城市的“一小时甚至半小时”交通圈。在百里长廊、尖山新区、鹃湖区块和西部片区要进一步打造品牌“宜居”,吸引周边人来海宁居住,成为“主人”。百里长廊、尖山新区、鹃湖区块可在现有基础上继续丰富区域内商贸商务、文化创意、生态体验、人居休闲等服务功能,重点推出一些改善型的高品质房产和疗养型的民宿,吸引定居型人群购买或居住。也可引入社会资本建设12个休闲养老社区,通过提供完善的生活服务、医疗健康、文化休闲配套设施等,吸引周边大城市老年人异地养老。西部的长安、许村可充分发挥连杭区位优势,强化与临平副城、杭州市的对接,以长安、许村小城市培育试点为契机,加快基础配套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并重点推出一些小户型精品楼盘,吸引杭州地区刚需人群购买和居住。

另一方面,要以环境、服务、商品高端化为导向,拓展我市商贸服务业的综合服务功能,吸引旅居型、候鸟型的“客人”。紧抓“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积极发展夜间消费经济,加快硖石景区、人民广场建设和特色(文化)街区培育。加强线上线下融合,运用“互联网+”模式,推动零售、住宿、餐饮等进行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技术创新,大力发展休闲与商业氛围并重的新型商业模式。引导银泰城和工人路两大商圈错位发展,针对不同群体“客人”的购物体验需求,建设具特色性的时尚设施和景观设计,引进与主力客群需求相对应的品牌,打造集餐饮住宿、健身娱乐、名牌效应、会议会展为一体的休闲商业中心,让更多的“客人”来海宁快乐地购物、消费。

三是围绕游乐性服务业发展,重点招引“游人”和“达人”。依托现有城镇发展的基础、未来交通要道穿越需求和盐官度假区等资源广辟市场,借力杭海城际轻轨布点,进一步壮大沿线服务业发展。着重发展游乐性服务业,吸引长三角和海内外更多的“游人”前来观光购物。整合全市旅游资源,科学设置两日、三日游线路,加快推进旅游与生态、农业、工业、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与乌镇、嘉善、桐庐等周边县市形成明显错位的工业旅游、科技旅游、运动休闲旅游、研学旅行、购物旅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并在提升休闲旅游内涵和游乐性上做文章。如通过引进科技博物馆、航天展示馆等科普型游乐基地,吸引科学探索型“游人”,如在皮革时尚小镇引进时尚旅游项目,吸引时尚“游人”,并为“游人”提供“住下来、有得玩、吃得好、带得走”一条龙服务等。

另一方面,要通过发展体验性服务业重点吸引“达人”来我市游玩。当前的体验经济时代,使不少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大众化的休闲服务产品,更追求个性化、体验化、情感化、休闲化的体验经历。如发展极限运动,让“达人”在挑战自我、突破极限中感受超越自我。同时,在举办好中国海宁速度轮滑公开赛、世界斯诺克巡回赛海宁公开赛等特色性赛事的基础上,引进低空飞行、热气球、铁人三项、蹦极、漂流、滑翔等极限运动项目,并大力发展极限运动培训、表演、休闲等极限休闲业,吸引更多的极限运动“达人”。

三、加强“引人聚才”的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协调合作力度。因引人聚才工作涉及面较广,需进一步加强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和市经信、财政、服务业、旅游、文体、商务、农经等多部门的协调合作力度,各部门要明确任务,各司其职,形成加快引人聚才的强大合力。

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根据引人聚才的趋向,积极构建多元化政策促进体系,在执行《关于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市建设人才集聚新高地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究分产业出台配套政策,重点加强对“商人”、“能人”、“主人”、“客人”、“游人”和“达人”的招引。

三是加强项目带动支撑。加大对文化旅游、商贸、体育等方面“大好高”项目的招引力度,通过建设一批带动力大、支撑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特色项目,提升对人的吸引力和承载力。(来源:服务业局 将大胜)

三产